何謂好好教育?
「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,以他們的福祉,學習需要,滿足其能力、興趣,乃用愛辦教育。」此番話由退休校長陳梁淑貞說出,就算是教育界同行,亦心悅誠服,記者便曾聽過不只一位校長形容,她才是真正的教育家。
從事教育逾四十年,曾任中學教師,以及在教育局課程發展工作,更是本地兩大譽為「Happy School」——直資港大同學會小學創校校長,私立救恩學校擔任校長十年,曾於2015年率先不參與 TSA(全港性系統評估):六年前好退休,曾跟記者說過,希望侍奉基層學生,將過去在直私學校那套探究式課程推廣至津貼學校。
今日,她擔任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創辦「薯片叔叔共創社」董事,亦為東華三院屬下十五間小學做示範教學,推動正向教育及發展課程;並擔任私立聖三一堂小學的教育顧問,繼續推動其設計的校本「世界公民」課程,旨在培訓教師探究教學能力。她強調,就算在津貼小學,可按學生能力設計課程的深淺程度,非直資私立學校才做得好。「沒錯,百多名學生的學習差異必然很大,但,這類學習對他們的學生來說亦效果不錯——可以用分組,透過peer learning,學生可以互相促進學習。好的教學,一定要motivate(激勵)學習動機,有engagement(投入)、Ownership(擁有),是學生一定要覺得,所學的跟自己有關,才有學習動機,這是分不開的。」
就算能力稍遜學生,在分組討論、協作活動亦有其角色,按能力發揮。「Project-based learning沒有一個ceiling ,學生要學到某水平;同樣也有要求,學生要從探究過程達到標準,不是懶散過去,沒有Free rider」。
記者過去看過她的舊生在專題研習展覽中的水平——六年級的邏輯思維、分析、語文能力幾達中三、四程度。「其實,疫情後更加要多做這種教學:當學生已少有社交,往往不知道自己學甚麼的狀態——跟同學一起做project要很主動,找到很有意思的題目去探究,找資料、表達意見。不時聽到,指沒有很多學生可以做到高階思維,有critical thinking,那是一個藉口,問題是你對學生有幾大信任?用哪些教學法,有沒有空間給學生去探究、討論、表達?」
她培訓教師的過程,亦會遇上比較 rigid(死板)老師,同樣要適時提醒。「要放鬆些,給多些機會學生表達」。
▍孜孜不倦授業
陳梁淑貞是少有仍兼顧教學的校長,至今仍孜孜不倦授課,對象還包括教師、副校長等;早前記者往聖三一堂小學採訪:由她設計的「世界公民」單元課程,與小六學生模擬聯合國會議,學生分組扮演各國代表,探討不同議題:以全球系統概念,探討貧窮、氣候、各國幸福指數等。學生以所代表國家,從網絡搜集資了解該國的狀況,再來一場闡述立場、建議的兩小時討論,而陳梁淑貞因勢利導,讓學生發現不足,或有偏離主題即時回饋;或可深入探究地方,這正是她授課出色之處。「仍有不少可討論議題,像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當中全球暖化,而糧食不足,另一邊廂又浪費很多食物,貧富懸殊,我覺得世界去到一個地步,其實很慘。」
她覺得,可以跟學生探究的議題還有不少,這亦是至今仍致力做教師培訓,做到教學相長。
▍芬蘭教育本小利大
過去她帶領教師多次往德國、瑞士、芬蘭及瑞典等地考察,近月才再造訪芬蘭學校回港。
芬蘭教育體系奉行兒童為本,為不少國家參考模式;陳梁淑貞指,當地尊重教師專業,源自教師培訓強、學歷高,是「高才生才當教師,非讀不到書,便讀教育當教師」。「老師授課手法,未必最好,事實上,香港或者好些,但,整個制度容許教師不用整天只掛住開會,對老師有極高信任,自我形象很高,社會對教師專業有很高肯定、尊重——他們都有很多工作,但全部圍繞學生,不會花時間做『無謂』事情。」
她舉例說,曾問當地教師怎協助能力弱的學生,對方指,放學後會再與該學生複習。「一個都不能少,因此,當地學生的學習差異很細,亦代表了教學質素很高;而學校不是關注學術程度,中學首天上學是問家長,其子女上學是否開心,有否朋友。」
學生自主性強,而校本課程亦強,乃芬蘭教育成功之處。
「老師喜歡,可以做六年(同一)班主任,而不用每年也重新認識學生的進度;而六年的師生關係好,默契高,有助推行教學……老師用傳統講授方法,學生難以投入。如果不明白,又來一堆功課,學習成效不高。芬蘭的兒童很專注做事,上堂很留心,老師不用花時間叫他們專注工作,課堂常規做得非常好,而學生所做的(習作)質素很高,愛閱讀,回答問題,很見到他們識很多事情,不用考試已經知道學生學到嘢?芬蘭可以本小利大,我們香港則本大利小——這是我不斷叫校長反思的問題。要辦好教育,不是錢,而是師訓質素」。
▍毋忘育人初心
今日教育生態徹底改變,她深諳今日當校長,較諸昔日她在任時期,兼顧更多行政工作,像國民教育、與內地姊妹學校交流、發展新課程、處理收生、學生情緒問題,還有更多視學工作等等。
「朋友都問我,點解退休之後仍然很忙。我想為下一代謀求幸福,希望自己的經驗、可以幫到小朋友,令他們享受學習。」
她坦言,現時出生率確實很低,教師流失量高,是有青黃不接。「辦教育,確實是初心,不論在哪一個環境、狀況,只要努力做好,關心學生,為他們獲益盡最大努力……專業而有愛心的教育工作者,哪種環境都一樣可以做得好出色,令小朋友學習樂在其中,有好的教學方法、有好的課程,大前提是要不斷學習,裝備自己,熱愛自己的工作。毋忘初心,都係為小朋友」。
退休後,陳梁淑貞仍舊是校長,好好生活做自己喜歡的教育工作——
讓不同能力的兒童都可以有好的教育,好好學習。
(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