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 升中放榜︳中一派位結果揭盅,龍年效應,加上「人才」子弟插班,就算移民潮,今年度有 51,393名學生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,人數連續兩年上升,按年增1.8%。
向來升中成績表亮麗的地區名校,要說東九龍隸屬觀塘48 校網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(下稱德田李兆強):今年小六 146人,入讀英中學生共 100人,佔68 %;至於直資及自行階段已獲取錄則有45人,成績表一貫亮麗。
近年學界「音樂椅」效應下,「一日未開學」都未知學生在哪間學校「坐低」,校長溫志揚寄語家長,子女畢竟已升中,選校要尊重其意願。「我有學生家長喜歡羅氏基金,但女兒同時獲協恩取錄,最後都是揀協恩——既然兩間學校都好,都適合小朋友。我覺得應由她決定,要讀六年那位是她,若果只跟父母選擇,最後讀得不開心都會怨父母」。
記者 羅惠儀
▇今屆小六是疫後首次學前香港學科測驗(Pre-S1)「抽樣年」,據記者了解,不論哪類型小學均嚴陣以待,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向來升中成績亮麗,校長溫志揚對學生有信心,穩住升中佳績。
▍自行報高一線 關顧不同學生升學出路
直資、自行階段已獲取錄的學校名單,成為地區名校另一張「成績表」:面試不單看「全港次第名單」,而是學生的綜合能力。溫志揚表示,觀塘校網的家長升中傾向,確實不少先劍指區內英中,多少跟家庭政經背景有關;不過,同樣有不少學生挑戰港島名校。「我們也有找來直資學校的校長來分享,基本上,學生成績能達到其高水平,可以免學費,並且有資助……不單是區內英中,只要區外有適合的,我們都鼓勵學生試。」
正因為交通之便,不少學生亦報考東區英中,順利獲取錄,如張祝珊、聖馬可;中西區的英皇書院、英華女學校等。「跟小學不同,不用就近入學,我們鼓勵學生應先考慮適合自己的學校,不局限於區內學校,始終中學生已有自理能力,況且,交通便利可考慮的地區更廣」。
該校在自行階段,被評估為第二、三派位組別的學生,大都建議其選擇高一線的學校。「學生就算Band 3,也不過是學術方面,但我們的學生不少有其他方面的專長,何不在自行揀高一線?Band 2 中至尾的學生,讓自己有更多發展專長。另外,我們有不少輔導班、模擬面試班,除了自費上外聘的課程,我們的中、英文老師都有教面試策略」。
溫志揚表示,學校需要為不同能力的學生,提供不只一間的選校建議。「當考完第二次呈分試,已大概估計到學生的(banding)派位組別,很少會有很大的改變。我們會早些少做選校輔導,就算band 1學生,亦未必位位英文一定好,只是呈分試平均,選校便不要揀最Top英中,甚至最Top的中中,按個別能力選校。」
獲聖保祿學校取錄的胡瑋晴自去過該校的簡介會,覺得學校有很多資源供學生發揮所長。「我都好努力。面試要寫兩篇中文、兩篇英文章,本身我都很喜歡閱讀,亦知道學校很重視,面試前已做足準備工夫,(有何優勝地方獲學校取錄?)我覺得自己的性格特質都很符合學校:要很開朗,又勤奮讀書、亦很斯文的學生,我覺得自己都係。」
問她在德田李兆強讀書,是否很辛苦,她說:「只要你享受讀書的樂趣,都唔會覺得很辛苦。平時溫書到十時,分配好時間每日溫甚麼,都不會覺得很辛苦。」每星期額外花個半小時補習英文,身旁的母親表示,女兒一直自動自覺讀書,完全不用自己粗心。「我會搜集她需要用的圖書,平時帶她去圖書館睇書……她很自律,自少都有時間觀念,自行分配時間,四年級都沒有再理她,連執書包都是她自己做」。
梁晉彬在自行階段未獲聖言中學(自一)取錄,最終也如願在「大抽獎」獲選,其母笑逐顏開。「今日真係好緊張……我沒想過他自行竟然落選,但都抱平常心,不想給他太大壓力。」晉彬每星期補習中、英文科各個半小時,梁母坦言,自學校改變時間表,難免憂慮下午課時少了兩節,學得不夠。「不過,往好處想,他確實多了活動,下午可以輕鬆些,係開心。」
▍午後增導修堂多元活動 洗「谷校」之名
傳統地區名校持之以恆的教學策略,要改革非易事,特別今年是「抽樣年」,溫志揚坦言有家長壓力,特別是高小經歷過以往的教學模式。「我第一年來,已經有家長問我,係咪想將學校變做 Happy School 呀?其實,每間學校都有其特色,來到德兆,我會配合學生的特質;當然, 壓力同樣來自老師,他們會覺得少了課時教書,會否令學生的學習成效不夠好?」他強調,觀課約150堂,看到老師及學生的表現理想。「現在中學也不是單睇成績收生,有些學生運動叻」。
他甫上任,先重新規劃全日制時間表,上午集中教授學科知識,午後加入一節導修課,以及不同學習經歷,像跨學科的課程,或一些價值觀教育的講座等。「其實下午都有學術型活動,只是不再用操練形式,學習真係有很多模式,那種多元課是容許學生有不同方式去學習……只是家長想到『活動』兩字必然係玩,卻忽略子女是用另一種方式去學習。」
推行新時間表以來,也有檢討,包括初小學生每堂一小時的活動,未必有高專注力,因此改為四十分鐘,餘下廿分鐘作課業整理。
今年更取消考試要默書。「平時已經默書,考試還默書?」他坦言,家長課後少不免「加操」,始終其成長背景,所接受的教學模式較單向,少有不同的學習經歷。
▇
▇升中不過是人生一個小小里程,每人求學之路都不一樣,際遇各不同,最重要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,才可持之以恆。